吴霸从李通的住处出来后,翻身上马,策马狂奔,一路风声呼啸。
他心中翻涌着难以平息的念头,马蹄声在夜色里急促的扣着地面。
到达自己的住处时,门口站岗的士兵正靠着木桩打着呼噜,鼻息粗重,连肩膀都随着鼾声起伏。
吴霸下马,上前将正在熟睡的士兵唤醒。士兵迷迷糊糊中被惊醒,刚想发火,抬头一看是吴霸,顿时心里一紧,以为吴霸会责罚自己。
谁知吴霸只是吐出一句:“去,把弟兄们都叫进来。”
“诺!”士兵急忙领命。
不多时,五名士兵一齐踏入屋中,齐齐抱拳:
“将军!”
这五人自黄巾起义时便追随吴霸,皆是他最信得过的心腹。
吴霸目光一扫,对其中两人道:“你们二人,立即去集结军队,秘密赶往北门。记住,务必隐蔽,不能让人察觉。”
二人齐声道:“诺!”转身离去。
他又看向其余三人:“你们随我去北门。”
“诺!”三人同时应声。
其中一人忍不住问:“将军,可是有战事?”
吴霸深吸一口气,胸腔起伏:“不错,事成之后,兄弟们荣华富贵,享之不尽!”
说罢,他带着三人骑马疾行,奔向北门。夜风扑面,吹过脸颊,夹杂着秋夜的寒意。
街道两旁的影子被月色拉长,气氛森冷。
吴霸心情沉重,如同这肃杀的秋意。内心权衡:
这一战,必须拿下北门,绝对不能有半点差池,还得立刻通知韩子韬,让他快速来攻城。
任何一个环节出了纰漏,后果将不堪设想!
念及此处,他心里竟然生出一丝迟疑:自己是否值得冒此险?
一瞬间,他甚至在想:若现在掉头回去,还来得及,没人会知道。
可这念头刚生,便被自己一声苦笑压下。记忆翻涌-当年参加黄巾起义,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,只为那一个理想:
拯救天下受苦百姓。而当今天下,能做到的,只有韩子韬!
吴霸的眼神逐渐变的坚定,心中的动摇被彻底碾碎,只剩下磐石般的决心。
不多时,吴霸来到北门。守城的士兵见他到来,纷纷抱拳行礼。这时一名将领问道:
“李通将军何在?”
吴霸面色一冷:“我来还不够吗?”
那士兵被看得心中一紧,连忙道:“当然够,当然…”
吴霸严肃道:“告诉兄弟们,都给我打起精神来!大将军这两日就到,在此之前,绝不能有半点疏漏。”
“诺!”士兵们齐声应下。
吴霸装模作样地巡视了一圈,夜色渐深,跟随吴霸逃到阳翟的二百余名心腹士兵,正借着夜色悄悄移动,分批分散在阴影里,在黑暗里潜行。
过了半个时辰,先前派去集结军队的心腹士兵回到吴霸身边,对他微微点头。吴霸心里一松,眼神却更沉。
不久,吴霸带着二十余名士兵来到城门处。守门的士兵见突然多了这么多陌生面孔,不由的面露疑色:
“吴将军,这些人是哪个部的?”
吴霸并未回答,只是眼神突然一狠。身后的士兵,齐齐出手。刀光一闪,吴霸手中的战刀径直捅进面前那名士兵的腹部!
那人眼睛瞪得死死的,嘴唇微动,想要说话,却吐不出一个字,随即不甘的倒下。
城门处的守军由于没有防备,还未反应过来,就被瞬间斩杀殆尽,血腥味混着夜风扑散开来…
“开城门!”
几名士兵迅速上前,只听“吱嘎”一声,城门被缓缓拉开。